- [18-10-31]“海星6000”完成首次科考应用
- [18-10-08]“科学”号完成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域科考任务返回母港
- [18-02-07]“科学”号凯旋 我国首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在西太平洋建成
- [18-01-05]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大规模实时化升级取得阶段性胜利
- [18-01-04]新闻直播间:“科学”号对深海潜标升级 首次实现3000米深海数据传输
- [18-01-04]新闻联播:我国首次实现3000米深海数据实时传输
- [17-10-16]“科学”号启航执行国家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航次任务
- [17-09-26]卡罗琳海山系统多学科综合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 [17-09-18]国内首套连续工作超1年的“深海着陆器”顺利回收
- [17-08-16]“科学”号在卡罗琳海山采集到丰富生物样品
- [17-08-09]“科学”号起航赴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区进行科学考察
- [17-07-28]“发现”号在南海采集到大量冷泉生物
- [17-07-28]“科学”号科考船在南海首次完成科考装备深海对接
- [17-07-28]我国首次实现缆控式与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深海交会拍摄
- [17-07-24]“科学”号起航继续执行南海综合考察航次
- [17-07-23]“科学”号将展开大规模深海装备综合探测
- [17-07-22]我国进行最大规模水下滑翔机组网观测
- [17-07-19]“科学”号WPOS南海综合调查航次科考手记(八)——水下机器人开始作业
- [17-07-18]“科学”号WPOS南海综合调查航次科考手记(七)——轮机部门的工作日常
- [17-07-15]“科学”号WPOS南海综合调查航次科考手记(四)
- [17-07-14]“科学”号WPOS南海综合调查航次科考手记(三)——布放水下滑翔机
- [17-07-13]WPOS海洋先导专项海洋牧场2017年监理工作会议在烟台顺利召开
- [17-07-11]“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系列海洋探测设备开展可靠性验证
- [17-06-20]我国首次实现深海数据长周期稳定实时传输及共享应用
- [17-05-23]海洋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取得重要进展“科学”号首次靠泊外港
- [17-03-14]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2017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
- [17-01-24]《自然-地球科学》报道中国南海发现世界首例碳酸盐质岩浆
- [16-12-28]海洋所稳步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支撑海洋科学发展
- [16-11-04]智利代表团考察海洋所改性粘土治理赤潮项目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 [16-05-20]中科院海洋所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应对黄海绿潮
- [16-05-18]“科学”号完成雅浦-马里亚纳海山科考任务返回青岛
- [16-05-13]中科院海洋所赤道太平洋温跃层内动力过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 [16-05-10]中科院海洋所揭开西太海山神秘的面纱
- [16-04-29]海洋先导专项西太平洋海山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 [16-04-26]海洋所自主策划丛书《现代海洋科学:从近海到深海》进展顺利
- [16-01-24]WPOS专项“深海科考型ROV系统研制科学需求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 [16-01-24]热带太平洋海气反馈过程对ENSO调制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 [16-01-24]“深海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研究集体”荣获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15-09-17]“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介
- [15-06-26]南海海洋所等揭示印度洋赤道潜流特征及产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