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分别于2014年1月15日和2014年3月17日完成在轨测试,进入长管期。目前,在轨测试结束已达12个月,根据《探月工程科学数据发布管理办法》,数据发布进入公开发布期。地面应用系统汇总整理了嫦娥三号任务有效载荷2级科学数据,不包括两器互拍和对地成像等非科学探测数据,数据总量约2TB,向普通用户公开发布。2015年4月8日,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数据发布系统正式对外提供嫦娥三号科学数据发布服务。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和社会公众可以登陆网站(http://moon.bao.ac.cn)或直接登陆“探月工程数据发布系统”下载嫦娥三号科学数据。
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此次发布的嫦娥三号科学数据包括着陆器的四个科学载荷(地形地貌相机、极紫外相机、降落相机和月基光学望远镜)和巡视器的四个科学载荷(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和红外谱仪)的2级科学数据。嫦娥三号科学数据的公开发布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范围内月球与深空探测及其相关领域的大学、科研部门等单位的专家和科研技术人员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了解、分析和应用探月工程科学数据,使得探月工程科学数据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推动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